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驰名中外的国际土木工程技术交流平台!

东南西北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总共8822条微博

动态微博

本站帖子精华之精华汇总 Best of the Best英语口语、听力、翻译、考试学习经验交流与探讨1000多土木工程类行业软件、计算表格和计算工具免费下载东南西北人网站QQ精英群 QQ189615688
中国土木工程师手册(上中下)东南西北人英文资料走马观花500多专业手册、工程手册100多个专业词典大汇总
如何获取积分和金币?精彩施工和土木工程技术视频东南西北人英汉对照资料汇总各版块精彩讨论贴汇总!
查看: 3699|回复: 14

近震、远震 与设计地震分组的关系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sundywhite 发表于 2009-9-15 08: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用设计地震分组取代了近、远震的概念;有些规范仍旧沿用以前的概念,这个怎么区分,是什么样的关系?
鲜花(0) 鸡蛋(0)
有老板有梦 发表于 2009-9-15 09: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9) 鸡蛋(0)
tsywyg 发表于 2009-9-15 16: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一贴,不知合适否?

1,场地感受到的地震动的振动特性是与震源发震机制、震级大小、震中距以及传播路径等有密切关系,因为土对地震波的传播有滤波作用,过滤后的地震波的周期成分中,接近于土的特征周期的成分比例会增加。然而目前工程地震研究的水平还不足以揭示出所有因素的影响规律,只能通过地震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粗略掌握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2,89规范指出:宏观震害表明,(相同地震烈度下)大震级远震中距的高柔建筑的震害要比发生在该地区的中小地震近震中距重得多。也就是说相同烈度下,震源位置对结构震害有明显影响。因此89规范采用区分远震、近震来震级、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
  
3,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的抗震设计分组主要是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2日发布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2001年8月1日起实施),从建筑工程抗震的抗震设防决策上,为保持89抗震规范的延续性并考虑现有的经济条件(主要是西部地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设计地震分组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A1》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B1》基础上做了下列调整:  
  1、区划图B1中特征周期为0.35s和0.40s的区域作为设计地震第一组;  
  2、区划图B1中特征周期为0.45s的区域多数作为设计地震第二组;其中,借用89抗震规范“设计远震”的规定,凡符合下列情况的区域作为设计地震第三组:  
(1)区划图A1中峰值加速度减至1/3以下的影响区域;  
(2)位于区划图B1中特征周期为0.45s且区划图A1中大于等于0.40g的峰值加速度减至1/2以下的影响区域。  
  
4,具体体现在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p28页表5.1.4-2中,相同场地类别不同地震分组时特征周期不同,也就是说地震反应谱不同,从而计算的地震力也就不同。设计地震分组是从设计近震、远震的概念延伸过来的。
内在含义见《抗规》P200的条文说明,举例如下,比如在7度设防区,如果只单纯按此设防烈度进行设计时,当附近8度或者9度区发生小震(中大震)时,该建筑所受到的损害有可能比本地区发生小震(中大震)时还厉害,因此,虽然建筑所处的地区是7度设防区,仍要根据附近划分的地震烈度大小,确定该地区建筑可能会受其影响的程度,因此出现了设计近震、远震,以及延伸过来的地震分组。从附录A也可以看出,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其建筑受地震影响主要是本地区的地震,因为相邻地区地震烈度比本地区小,所以地震分组一般都是第一组(也有第二组),而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一般都是地震分组为二组或者三组。有理解不当的请大家指正,3x。
应用的方面,就是按照规范查出来,填到软件相应参数栏就可以2,89规范指出:宏观震害表明,(相同地震烈度下)大震级远震中距的高柔建筑的震害要比发生在该地区的中小地震近震中距重得多。也就是说相同烈度下,震源位置对结构震害有明显影响。因此89规范采用区分远震、近震来震级、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ljmtidilgw + 8 + 30 精辟至极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9-9-15 19: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专家精彩解答
鲜花(11) 鸡蛋(0)
kengawk 发表于 2009-9-15 20: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3# tsywyg

专家能够否将观点的来源说得再清楚些?以便研究,谢谢.
鲜花(2) 鸡蛋(0)
mesun88 发表于 2009-9-17 16: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9-9-28 15: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个简单的

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
近震:震中距在100-1000公里范围内。
相关讨论:
设计地震分组,特征周期与地震影响系数
http://www.eswnman.net/thread-49196-1-1.html
(出处: 东南西北人)


鲜花(0) 鸡蛋(0)
 楼主| sundywhite 发表于 2009-11-3 15: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个简单的

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
近震:震中距在100-1000公里范围内。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9-9-28 15:47

这个和89规范中所说的近、远震可能还是不同的。
下面把百度中关于这三个词的解释copy过来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同样大小的地震,在震中距越小的地方,影响或破坏越重。根据距离,地震可分为3种
  1、地方震
  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
  2、近震
  震中距为100~1000千米的地震。
  3、远震
  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域、营口一带发生的7.3级地震,对于辽南金县地震观测站算地方震,对于北京地震观测站算近震,而对于新疆地震观测站就算远震了。这是指同一地震对不同的地震台站而言,至于同一个地震台站对不同地区的地震,道理也是一样的。


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这个里面近、远震的概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ljmtidilgw + 3 + 20 热心解答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1) 鸡蛋(0)
qazwsxedc 发表于 2012-2-19 20: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前几天还跟人家讨论。谢谢
鲜花(2) 鸡蛋(0)
月落西山 发表于 2013-2-27 14: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网友提的问题是这样:有个问题总是困扰我很久了,简单地说有下:
1.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究竟反映的是什么,从第一组到第三组反反映的是一种什么趋势?谁更有利?也就是说同一场地更易发生地震的地方是分为第一组呢还是第三组?
2.从第一组到第三组,特征周期是渐渐增大的,根据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则有从第一组到第三组,其地震影响系数也是渐渐增大的,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地震分组第三组比第一组受地震影响更严重呢,但从规范上的分组来看,好像又与这是相反的!这今人很是不理解!
3.从第一组到第三组是不是反映了从近震到远震的顺序呢?如果是这样,那应该是第一组受地震影响更严重啊!这又与规范上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公式是相反的!热切盼望大家发表意见!
然后,这个网友得出结论:
还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地震影响系数越大则受损越厉害,地震影响系数越小受损越小”这种说法成立否?如果成立,地震影响系数是随特征周期增大而增大的,第一组的特征周期比第三组的小,也就是说近震的特征周期比远震的小,那么根据规范中地震影响系数的计算公式则可推出:在建构筑自震周期相同前提下,近震所受地震影响比远震小些!也就是震中的比远处的建构筑物所受地震影响更小些!这显然与事实及常理不合,这也正是困扰我很久的地方。
我给出的回答是这样的:
首先,“地震影响系数越大则受损越厉害,地震影响系数越小受损越小”这种说法成立否?应该是“地震影响系数越大则受地震作用越厉害,地震影响系数越小受地震作用越小”。在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底部剪力法和反应谱法,说到底都是静力抗震阶段,因为反应谱法是地震影响系数是一个‘伪反应谱,它根据大量真正的地震反应谱的形状所确定具有相似性状的一个相似体。
我们看规范两种方法其实都是这样一个形式:地震影响系数
(max)=a(max)/g
所以说,这个’如果成立,地震影响系数是随特征周期增大而增大的,第一组的特征周期比第三组的小,也就是说近震的特征周期比远震的小,那么根据规范中地震影响系数的计算公式则可推出:在建构筑自震周期相同前提下,近震所受地震影响比远震小些!‘是你的理解错误,是不对的,你没有理解全面。从上式,我们知道a(max) 是根据设防烈度选取的。那么,设防烈度是怎么来的?我们在查规范的时候,要用到一个烈度区和地震动区划,这没有画在规范上,但是搞地震研究的人知道,前者规定了设防烈度,后者决定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这里,设防烈度一旦确定,a(max) 就确定了,故而地震影响系数(max)=a(max)/g 也就确定了,可以看出跟设计地震分组的关系不大。
我们根据历史地震、地质构造、断层活动性评价和地震记录分析等等——确定潜在地震的位置、震级和震源深度。然后,我们发现地震烈度I 和地震动A 有一个关系,设为I=y1(A).我们还知道,I 是随着距离R 和震级M 有一个衰减关系,设为I=y2(M,R),这样就有A=y(M,R)。从上面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啊?就是,某个地方可能发生何种程度的破坏性(I,A),以及发生地震的范围(设计地震分组),都是根据历史地震、地质构造、断层活动性评价和地震记录分析等等设定好了的。经过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平均意义上的,或者是满足一定可靠度的I 和A。然后,根据各地的经济水平和建筑物的重要性,可以给出一个折减,这个折减关系是多参数的非线性的。好了,现在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有了设防I、设计A,你可以看到这两个东西的选取已经包含了M 和R 的影响了。那为什么还要给出地震设计分组呢?是多此一举么?我们知道,结构的地震反应受下面地基土的影响很大,同样的结构,在同样的地震作用下,当下面的地基土的分布(包括厚度和土的性质)——场地类别,不一样结构的反应就不一样。对于结构有个地震周期,对于场地,有个滤波作用。远震经过滤波作用,这个滤波作用使得短周期成分很快就衰减了,长周期成分被保留,并根据不同的场地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在查表的时候,场地类别会有勘察资料告诉你;那么设计地震分组,就是告诉你,附近能影响结构的地震分布,比如,第一组,就是说地震发生的距离比较近,第三组,就是地震发生比较远。比如同样是7 度,第一组就是说地震发生在本地较近距离处,短周期地震动占影响的的绝大多数,对应规范伪反应谱的那个水平段比较短;第三组就是地震发生在本地较远距离处,长周期地震动占影响的的绝大多数,对应规范伪反应谱的那个水平段比较长。但是,水平段的值受到这个设计分组的影响了么?没有,对吧!这个影响没有在规范中明确给出来,因为后面的内容太多了,所以规范只给给出全国各地的设计分组、防防烈度以及设计基本加速度。你不明白,又做抗震设计,只能说你没有把这个东西掌握好。有兴趣,找找抗震方面的资料看看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60 收起 理由
ljmtidilgw + 5 + 30 很给力!
东南西北人 + 5 + 30 精彩解答!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ljmtidilgw  在2013-2-27 17:13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东南西北人  在2013-2-27 16:4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13-2-27 17: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月落西山总结很精彩!

奖励下!
鲜花(0) 鸡蛋(0)
sixing 发表于 2015-1-22 09: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明白了一些,谢谢大伙儿的讨论
鲜花(144) 鸡蛋(3)
东南西北人 发表于 2015-7-9 12: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讨论

设计地震分组,特征周期与地震影响系数
http://www.eswnman.net/thread-49196-1-1.html
(出处: 东南西北人)
鲜花(4) 鸡蛋(0)
CHJ1997-2008 发表于 2015-7-9 22: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多谢了。
鲜花(6) 鸡蛋(0)
lipupbest 发表于 2015-7-10 06: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QQ即时充值|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百宝箱|留言|咨询|微信订阅|QQ189615688|东南西北人

GMT+8, 2024-3-29 05:22 , Processed in 0.105952 second(s), 5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