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本人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1,减沉桩、梳桩,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等都是中国特色的文字游戏,国外只有pile foundation和piled raft foundation两种概念,相当于中文的桩基础和复合桩基(注意千万不要把piled raft狭义地理解为桩筏)
2,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桩基只考虑桩受力,复合桩基则是桩与承台共同工作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
3.至于桩间距条件,褥垫层,桩与承台的连接构造等都是实现不同地质条件下桩与承台共同作用的构造措施, 桩底土允许桩向下刺入变形时,桩顶不设褥垫层,桩与承台刚性连接,否则就要设褥垫层.
4.国外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了桩基及复合桩基的清晰概念与设计方法,如zeevaert 于1957年成功设计了桩承台共同工作的墨西哥诚的美洲厦,hooper于1973年设计了桩承台共同工作的伦敦某高层建筑基础,德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亦设计了大量的这种基础,德国规范亦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相应的设汁方法.有兴趣的同仁可以看zeevaert或poulos的著作,德国的情况我己在本论坛发贴介绍过.
5.最后,复合桩基一般用于软土地区,这种情况下千万注意地基的稳定性验算,不要机械地套用规范的最小埋置深度,上海的倒楼事件是一个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