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能隨便下定论 :
1) 水下生成混凝土 , 需要用导管澆注 , 為怕塞管及自密性的考慮 , 需要坍落較大的 ,
正是此需要 , 所以在配方上需要 " 特定 "調制 . 一般在120~160 是做桩最好 . 不要太大 .
如果太大 , 当然可以滿足 1) 的要求 , 但由於水下生成混凝土 ,尤其是桩 , 需要有慢干化的需要 ,
所以在没有特定控制粘度情況 , 而流动性又大 (指的是坍落度) , 則很容易出在混凝土初凝前 ,
其碎石粒会沉下底 , 水泥漿上浮 , 形成上部一层水泥漿 .出現失誤時 ,其漿厚度可迖4~6米高 .
这个也是規范里要求水下生成混凝土要特定配方 , 特定坍落度范圍內 , 才可以控制水泥漿在1米之內 .
而现場施工人员 ,通常為了方便 , 而范圍里没有注清特定配方要求 ,而容易出錯的情況 . |